四大重点强化我国模具标准制定工作
据模具工业杂志报道,目前我国制定的模具标准数量已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其他模具制造大国。具体来说主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工作:
一、响应国家国际标准化战略,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标准制定,目前已组织企业参与了2项德国提出的国际标准项目,“大型冲模和成型模用足跟式导板”和“螺旋压缩钢弹簧或氮气弹簧弹性柱塞”;代表中国提出了制定“冲模术语”国际标准的申请。下一步将广泛征集国内企事业单位需求,积极向ISO组织申报制定新的模具国际标准项目,助推我国模具及相关企业走出去,在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竞争,掌握话语权。
二、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具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速度,模具技术也在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制造方向发展,加快模具先进技术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使制定的模具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促进模具先进技术成果向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目前模具标委会在研的模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研制计划,主要包括:①模具数字化工厂(车间)通用技术条件;②模具智能制造参考模型与关键术语;③模具零件(模具)在线(在机)检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④模具零件(模具)在线(在机)检测规则和方法;⑤模具零件自动化生产线通用技术条件;⑥模具零件自动化生产线布局规则与智能化控制方法。
三、提升模具标准的适用性。标准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模具标准使用单位、标准件制造单位愿意积极采用标准,将模具标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因此在下一步的模具标准化工作中,要深入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制订出行业急需补充、修改和配套的标准,使标准使用者在模具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提升标准的合理性、适用性。
四、引导具有标准化需求但缺乏标准化工作基础的团体开展标准化活动,帮助已具有一定标准化基础的团体改进和完善相关程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