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其中模温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为了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地将模具工作状态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模具不进行预热而直接压铸,一方面,由于开始时模具温度低,很容易造成成型困难、粘膜、铸件裂纹等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时模具温度变化太大,冷热应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模具开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模具使用前的预热非常重要。
【关键词】压铸;模温;预热;寿命;
【内容】在实际的压铸生产过程中,压铸模具在生产前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否则当高温金属液充型时会产生激冷,导致模具型腔的内外层温度梯度增大,形成热应力,使模具表面龟裂,甚至开裂。压铸模具型腔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要求型腔加热时要阶梯式慢速升温,去应力温度一般为530℃,保温10小时左右,然后随炉冷却,这样就减少了模具型腔表面的应力集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压铸模具的预热方式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模具预热对压铸模具寿命的影响,选择合理的预热方式至关重要。
目前,在北仑压铸行业中,我们根据预热的加热方法不同,模具预热可以分为电加热及红外线加热、天然(煤)气加热、模温机(油)加热等。
1.电加热及红外线加热:主要靠发热管及红外线热源加热,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的特点,缺点是热辐射距离小,加热效率低。现在的压铸模具一般不采用。
2.天然(煤)气加热:目前普通工厂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方式。适用于不同模具形状。加热器由管子制成,有很多小孔,喷出气体,火力大小可以调节气阀来实现。清洁无污染,可局部加热。缺点是靠人控制,不注意容易烧坏模具,对操作工的要求高;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使模具表层和深层形成很大的温度差,造成模具型腔表层反复承受拉应力导致热疲劳龟裂,成为开裂的发源点,最终导致模具提早龟裂报废。
3.模温机(油)加热:加热均匀,温度调节采用智能控制,控温精度高,可满足高工艺标准的严格要求。运行控制及安全监测装置齐全完备,升温过程全自动控制,操作简捷,安装方便。闭路循环供热,热量损失小,节能效果显著,无环境污染,使用范围广。缺点是加热靠热传递,升温较慢,费用高,但通过智能化改进,现在这种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现在有实力的压铸厂家都已经普遍采用。
所以在模具预热方式的选择中,每个企业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预热方式,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压铸模具在进行生产前必须预热,哪怕是采用最原始的慢压射生产来进行烫模预热的方法,也是一种模具预热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使模具温度达到生产时需要的温度。
【结论】
1.压铸模具在生产前必须进行模具预热。
预热模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a.能减少热模件的数量,减少浪费,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b.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能使模具产生热疲劳裂纹的时候时间延长,减少金属液对压铸模具的热冲击。
c.能使模具空隙部分得到膨胀调整,防止滑动部分金属液的流入,导致卡死模具。
2.现阶段采用模温机加热是最理想的模具预热方式。
3.模具预热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时的成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PS:易模网年初首场采配会-模具及压铸件采配会(2015年3月26日)正在火热报名中!
详情请登录 www.cmpc.cc 了解该活动或关注微信号cmpc-cc→采配会→采配会预告(或采配会报名)
|